地質勘查面臨的形勢和問題分析
——地質勘查資金投入仍將延續下行。受全球經濟進入中低速發展、產業結構調整、環保政策制約等因素的影響,在國際礦業形勢回暖、國內礦產資源勘查開發新格局調整到位之前,社會資金的投資意愿難以大幅提高,地質勘查工作已進入深度調整期。
——生態文明建設對地質勘查工作提出更高要求。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深入推進,圍繞環境保護、環境治理等民生工程的開展,礦業權投放難度加大,對“綠色勘查”要求也會更高。
——地質勘查行業將迎來結構性調整。能源與礦產資源需求結構的重大變化,將推動油氣、頁巖氣、煤層氣、鈾、地熱等清潔能源的勘查,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需求也將推動三稀礦產的勘查開發。
——地質勘查理論與技術方法發展滯后;A地質調查與研究成果亟待系統整理,深部礦、隱伏礦、淺覆蓋層與盆地地區的找礦理論、技術方法、勘探裝備亟待更新,地質勘查工作系統化、數字化程度亟待提高,面向社會提供地質信息服務的基礎工作亟待加強;地勘單位裝備落后,勘查技術停滯不前;缺乏技術領軍人物,不少單位技術力量與承擔的任務不匹配,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地質勘查效率的提升和找礦成果的獲得。
——找礦積極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。受政策調整及市場萎縮的雙重影響,加之缺少地勘項目收益分配機制和獎勵政策,地勘單位找礦積極性不高。
——勘查工作質量下滑情況日趨嚴重。一些勘查單位超能力承擔項目,造成勘查工作質量不高,工作成果失真,地質勘查資質借用、冒用等違法行為依然存在。